工業集中供氣系統中,水分會促進浮游菌滋生,因此需聯動檢測。例如壓縮空氣中的水分(>5000ppb)會使管道內形成生物膜,滋生細菌(如芽孢桿菌),污染產品。檢測時,水分合格(≤1000ppb)后,測浮游菌(≤50CFU/m3);若水分超標,浮游菌必超標。工業集中供氣系統需安裝除水過濾器和除菌過濾器,且需定期更換濾芯,而關聯檢測能驗證過濾器性能 —— 若水分合格但浮游菌超標,可能是除菌過濾器失效。這種方法能多方面保障氣體衛生指標,符合食品、醫藥行業的衛生標準。氧含量(ppb 級)檢測需控制高純氣體管道內氧含量≤50ppb,避免氧氣引發氣體化學反應。廣州氣體管道五項檢測0.1微米顆粒度檢測工業集中供...
大宗供氣系統的管道輸送量大、距離長,微小泄漏會導致氣體大量浪費,增加生產成本,氦檢漏能準確發現這類問題。檢測時,向管道內充入氦氣(壓力 0.3MPa),用氦質譜檢漏儀在管道外側掃描,泄漏率需≤1×10??Pa?m3/s。大宗供氣系統的管道多為螺旋縫埋弧焊鋼管,焊接處若存在氣孔、未焊透等缺陷,會導致泄漏 —— 例如某鋼廠的氧氣管道,年泄漏量可達 5000m3,損失超過 10 萬元。氦檢漏能定位這些泄漏點,尤其是埋地管道的泄漏(可通過地表氦氣濃度檢測發現),為修復提供準確位置,降低氣體損耗。對于大宗供氣系統而言,氦檢漏不僅是質量保障手段,更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實驗室氣路系統的氦檢漏,泄漏率≤1×...
大宗供氣系統的管道內若存在 0.1 微米及以上顆粒污染物,會隨氣體進入生產設備,造成產品缺陷。例如在光伏行業,硅片清洗用的高純氮氣若含顆粒,會在硅片表面形成劃痕,影響電池轉換效率;在食品包裝行業,顆粒可能污染包裝材料,引發食品安全風險。0.1 微米顆粒度檢測需用激光顆粒計數器,在管道出口處采樣,采樣體積≥100L,每立方米顆粒數需≤10000 個(0.1μm 及以上)。檢測前需用超凈氮氣吹掃管道 1 小時,去除管道內壁附著的顆粒。大宗供氣系統的管道多為無縫鋼管,焊接時若未采用氬弧焊打底,會產生焊渣顆粒;過濾器濾芯老化也會導致顆粒泄漏,而顆粒度檢測能及時發現這些問題,確保氣體潔凈度。高純氣體系統...
電子特氣系統工程中,氧氣和水分常共同存在,對特氣質量產生協同影響,因此需關聯檢測。例如氧氣會加速水分對管道的腐蝕,生成更多顆粒污染物;水分會促進氧氣與特氣的反應(如磷化氫與氧、水反應生成磷酸)。檢測時,先測氧含量(≤10ppb),合格后測水分(≤10ppb),兩者均需達標。電子特氣系統需采用 “脫氧 + 脫水” 雙級凈化,且管道需經鈍化處理(如用高純氮氣吹掃 + 加熱),減少氧和水的吸附。這種關聯檢測能多方面保障特氣化學穩定性,避免因氧和水的協同作用導致的生產事故,這是電子特氣系統工程的重要質量要求。氧含量(ppb 級)檢測需控制高純氣體管道內氧含量≤50ppb,避免氧氣引發氣體化學反應。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