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呼氣末二氧化碳(ETCO2)監測是一項無創、簡便、實時、連續的功能學監測指標。其在急診科的臨床工作中得到了越來越***的使用。專家組制定了《急診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專家共識》,以期規范并提高我國急診醫學領域對ETCO2監測的認識和臨床應用。臨床應用1確定管路位置人工氣道定位推薦氣管插管后使用ETCO2監測儀判斷插管位置。完成氣管插管以后,使用連續監測的ETCO2監測儀是判斷管路位置的推薦方法,優于胸部聽診、X線攝片。通常觀察到連續4~6個以上的穩定波形即可判斷氣管插管在氣道內。但注意該方法不能判斷氣管插管的深度。由于口對口人工呼吸可能將呼出氣吹入患者胃內,或者患者短時間內服用了含碳酸鹽的藥物或食物,可導致采樣前幾次通氣出現二氧化碳波形或者顯色法檢測裝置出現假陽性。但上述情況經幾次通氣后呼出氣二氧化碳水平即降至大氣水平,因此使用連續監測裝置可鑒別。主流型和旁流型儀器均適用確定人工氣道位置。對于心肺復蘇患者,出現連續穩定的ETCO2波形可確定氣管插管在氣道內。沒有出現波形則不能確定氣管插管是在氣道內還是在食道內。需要采用其他方法確定管路位置。鼻胃管定位建議鼻胃管插管后使用旁路ETCO2監測儀協助管路定位。呼末二氧化碳曲線是使用無創技術監測肺功能,特別是肺通氣功能的又一大進步。四川氣管插管呼末二氧化碳檢測
CO2吸收劑失效MaplesonD系統新鮮氣流不足。(3)呼出氣PETCO2波形異常:上升段延長提示因呼吸道高位阻塞或支氣管痙攣以致呼氣流量下降,肺泡平臺傾斜度增加,說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氣管痙攣使肺泡排氣不均。某些波形改變不一定是病理現象,如潮氣量不足時,使用面罩,可看到不規則的或截錐形的波形;側臥位機械通氣時,肺泡平臺呈駝峰狀,Bain環路時可見慢頻率呼吸心源性起伏和“Bain隆凸”波形。(4)PETCO2偏差:當PETCO2接近PACO2逐漸升高,說明肺泡通氣不足或進入肺泡的CO2增加,如惡性高熱;PETCO2逐漸下降,說明存在過度通氣或循環系統的低排綜合征。PETCO2逐漸下降,說明因肺栓塞造成CO2輸送突然中斷。周健等[5]認為:PETCO2驟降是空氣栓塞的早期表現,可以在循環系統出現癥狀之前診斷空氣栓塞,在多普列超聲儀未能廣泛應用的情況下,應常規持續PETCO2監測。三、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的臨床應用及意義(一)監測通氣功能無明顯心肺疾病的患者V/Q比值正常。一定程度上PETCO2可以反映PaCO2。正常PETCO2為5%,而1%CO2約等于11Kpa(),因此,PETCO2為5Kpa(38mmHg)通氣功能有改變時,PETCO2接近PACO2和PaCO2,故PETCO2逐漸增高是反映通氣不足。河南醫用耗材呼末二氧化碳正常值呼末二氧化碳是可反映心、肺灌注的有效性。
目前呼末二氧化碳包含在“麻醉中監測”項目中,可用于機械通氣的術中患者,且無正規無菌一次性采集導管供臨床使用。對于術后有自主呼吸的,復蘇室及監護病房無此監測項目,還不能作為常規監測項目,監測病人通氣狀態,并及時干預。5.目前呼末二氧化碳監測的作用被臨床普遍認可,是多家指南推薦的執行項目。麻醉后患者的生理功能易發生紊亂,加之藥物殘留,容易導致各種并發癥,如心血管意外、誤吸、呼吸道梗阻等,需要加強護理干預,預防各種并發癥,呼末二氧化碳監測可以盡早發現通氣問題,有效降低低氧發生,及時干預,提高手術成功率,保障病人安全,降低醫療糾紛。故需新增“呼末二氧化碳監測”項目,及相關醫用耗材,方便應用于臨床科室。
.無痛內鏡檢查作為一項消化系統疾病診療的手段越來越普遍,增加了患者舒適度和依從性,提高了疾病診療效率。但是,麻醉麻醉本身具有較高風險,有些并發癥可造成嚴重后果,甚至死亡。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癥是麻醉麻醉常見的并發癥,呼氣末二氧化碳(PETCO2)作為一種無創傷監測技術,借助其高靈敏度的無創等優勢而被普遍用于臨床中。通過監測PETCO能夠直觀地顯示出病人的肺通氣狀況,在SPO2下降之前發現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狀態,進而早期干預***,降低了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了消化內鏡診療的安全性。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對呼吸抑制監護和干預心電監護,可以減少通氣不足發生率31%。
有臨床證據表明,腦血管對二氧化碳的反應性比較敏感,注入腹腔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很強的彌散性能,極易通過腹膜吸收入血使二氧化碳分壓升高,腦血管擴張,腦血流量增加,將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40-45mm Hg可以提高血管吻合時的腦氧飽和度,減少POCD的發生。另有研究顯示術中二氧化碳分壓適當提高可減少術后知覺速度和字詞時記憶功能的損害,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并可抑制腦代謝,同時可對抗低溫氧離曲線的影響,有利于和血紅蛋白向組織釋放氧。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與血氧飽和度監測相比,EtCO2檢出率可以提高17.6倍。安徽監護儀呼末二氧化碳廠家
呼氣末二氧化碳過高,其重要的生理意義是肺泡通氣不足或輸入肺泡的CO2增多。四川氣管插管呼末二氧化碳檢測
無痛是舒適化醫療的基礎,安全無痛是整個舒適化醫療發展過程的追求,只有麻醉科醫師參與的才是真正的舒適化醫療。制定安全流程、選擇適合無痛胃鏡的**品、用好氣道管理工具、做好術中通氣功能監測,是舒適化醫療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消化內鏡診斷和***技術的發展,消化內鏡操作已經與外科腹腔鏡手術操作的性質相似,必須在深度***/麻醉下完成。麻醉科醫師肩負著保障患者安全、防止相關并發癥發生、為術者提供良好操作條件,**終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的責任四川氣管插管呼末二氧化碳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