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蘇州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程序
1.企業申報。企業本著自愿的原則,向所在功能片區科技部門提交入庫申請紙質材料。同時,年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職工總數不超過500人的企業應積極參加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優先支持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的企業申報入庫。入庫申報截止時間10月17日。2.專家評審。各功能片區科技部門對企業申報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入庫企業的合規性進行嚴格把關,并組織本地區企業的入庫評審工作,按照《蘇州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評審工作說明》,組織專家對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進行評審。3.地方推薦。各功能片區科技和財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入庫企業的推薦工作,結合專家評審意見,將符合條件的入庫企業聯合行文上報區科創局。4.正式入庫。區科創局對各功能片區推薦上報的企業進行綜合審查,對審查結果有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以及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不予入庫;其他擬推薦入庫企業名單在蘇州高新區官網公示無異議后,納入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 非高新技術企業能否上創業板和科創板?吳中區本地高新技術企業規范
重點任務(三)修訂高企培育實施細則。修訂完善《蘇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實施細則》,根據年度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預算,從2021年起,對市級高企培育庫新入庫企業,給予比較高5萬元的獎補;對在蘇州市申報,且***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給予比較高15萬元的獎補;對于曾經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在蘇州市重新申報再次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給予比較高5萬元的獎補。各區企業的獎補資金由市級財政承擔,各縣級市企業的獎補資金由各縣級市承擔。鼓勵各市、區科技部門會同級財政、稅務部門進一步完善本地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扶持政策,營造高新技術企業良好發展環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市、區**<管委會>)(四)充分落實科技獎補政策。各地科技和財政部門應及時轉發省、市文件和撥付相關資金,足額兌現獎補資金。稅務部門應充分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對通過評價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執行國家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再按25%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標準給予獎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市、區**<管委會>)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好選擇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要求是哪些?
高企申報的誤區有哪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許多企業都想申請,但是高企認定又有許多規定,這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甚至步入誤區。那么在高企認定中,常見的誤區有哪些,企業應該如何避免呢?***小編就將高企認定中常見的誤區總結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誤區一有關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要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十一條“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是指企業須注冊成立365個日歷天數以上。“申請認定時一年內”指的是申請前的365天之內(含申報年),即申請企業營業執照上冊注冊日期與認定通知文件規定的申報截止日期間隔必須大于365個日歷天數。常見誤解:企業2020年申請認定,其注冊時間需要在2019年1月1日以前;企業2020年申請,其銷售開始時間必須是2019年1月1日以前。
第七條前列**人才(團隊)1.重大創新團隊:根據評審結果,給予1000-5000萬元項目經費;給予**人才200萬元、團隊成員100萬元安家補貼。根據項目實際需求,提供不超過2000平方米的辦公啟動場所,給予3年全額租金補貼。2.諾貝爾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國家比較高科技獎獲得者等國內外前列人才(團隊):按照“一事一議”給予支持,單個項目綜合扶持不低于5000萬元,上不封頂。3.地方培養院士:給予院士200萬元獎勵,給予培養單位500萬元獎勵。計算凈資產增長率時,如何確定申報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年末凈資產?
主要任務(八)強化知識產權引育。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培育入庫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培育和引進支持力度。引導支持中小企業開展**信息利用,有效指引研發方向,降低研發成本和風險。鼓勵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管理,以市場為導向實施專利布局,形成高價值專利,提升企業**競爭力。深化推進知識產權運營,鼓勵企業引進質量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圍繞蘇州重點產業,開展產業專利導航分析,精細指引招商引智引才,引進質量項目落戶。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培育工程,對創新型企業進行分級分類培育,推動知識產權賦能企業創新發展。(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高企和雙軟有什么不同?高企和雙軟區別在哪里?常熟高企申報條件高新技術企業問答知識
蘇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新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吳中區本地高新技術企業規范
公司規模小可以申報2023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嗎?
公司規模小可以申報2023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嗎?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當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主要要求有研發占比、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等。國家目前取消了在銷售收入中的硬性指標,改為了相關性的占比。也就是說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和公司的規模大小沒有關系,因為很多的中小型企業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取國家的優惠政策,一步一步走向強大。只要公司各項占比能夠達到要求,就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吳中區本地高新技術企業規范
萬合知行,2017-03-31正式啟動,成立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產品,雙軟認定等幾大市場布局,應對行業變化,順應市場趨勢發展,在創新中尋求突破,進而提升萬合知行的市場競爭力,把握市場機遇,推動商務服務產業的進步。萬合知行經營業績遍布國內諸多地區地區,業務布局涵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產品,雙軟認定等板塊。我們強化內部資源整合與業務協同,致力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產品,雙軟認定等實現一體化,建立了成熟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產品,雙軟認定運營及風險管理體系,累積了豐富的商務服務行業管理經驗,擁有一大批專業人才。萬合知行始終保持在商務服務領域優先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產品,雙軟認定等領域承攬了一大批高精尖項目,積極為更多商務服務企業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