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組織層面網絡安全防范:制定并執行嚴格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措施:包括全方面規劃網絡平臺的安全策略、制定管理措施和使用防火墻等。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對潛在安全風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維護:包括對計算機系統的定期檢查和對網絡設備的物理保護等。采用加密技術來保護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如SSL/TLS協議的應用。確保軟件的安全性:在使用任何新的軟件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測試和驗證以確保其不包含惡意代碼。安全設備的報警機制及時通知管理員安全事件。哈爾濱企業網絡安全技術
探頭集成技術:各安全子系統要對網絡及用戶進行實時管理,大多采用用戶端安裝插件的技術,在多個子系統都需插件的情況下,可能產生矛盾,且給用戶系統增加負擔,因此各廠商除提供必要的接口信息外,集成單位也應注意將各種信息技術進行融合,通過編程實現對各系統探頭的集成。事件過濾技術:一個安全事件有可能同時觸動多個安全單元,同時產生多個安全事件報警信息,造成同一事件信息“泛濫”,反而使關鍵的信息被淹沒。因此,事件過濾技術也是安全管理平臺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蘭州金融企業網絡安全框架負載均衡設備能智能分配服務器流量,避免其單點過載導致服務不可用。
狹義解釋:網絡安全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針對網絡中的一個運行系統而言,網絡安全就是指信息處理和傳輸的安全。它包括硬件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安全,數據庫系統的安全,電磁信息泄露的防護等。狹義的網絡安全,側重于網絡傳輸的安全。由于網絡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因此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具有內在的聯系,凡是網上的信息必然與網絡安全息息相關。信息安全的含義不僅包括網上信息的安全,而且包括網下信息的安全。
網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通信程序信息:由于程序的復雜性和編程的多樣性,而且常以人們不易讀懂的形式存在,所以在通信程序中很容易預留下隱藏的缺陷、病毒,隱蔽通道和植入各種攻擊信息。操作系統信息:在復雜的大型通信設備中,常采用專門的操作系統作為其硬件和軟件應用程序之間的接口程序模塊。它是通信系統的主要控制軟件。由于某些操作系統的安全性不完備,會招致潛在的入侵,如非法訪問、訪問控制的混亂、不完全的中介和操作系統缺陷等。網絡防雷器保護設備免受浪涌損壞,特別適用于戶外接入點。
可視化管理技術:為了讓用戶更好地通過安全管理平臺進行集中管理,用戶管理界面較好能夠提供直觀的網絡拓樸圖,實時顯示整個網絡的安全狀況,使用戶可以便捷地查看各安全產品組件的狀態、日志以及信息處理結果,產生安全趨勢分析報表。因此可視化管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尤為重要。快速響應技術:發生網絡安全事件后,單靠人工處理可能會貽誤戰機,所以必須要開發快速響應技術,從而能使系統自動響應安全事件。如實現報警、阻塞、阻斷、引入陷阱,以及取證和反擊等。網絡機柜應配備理線器和盲板,改善散熱并保持布線整潔。蘭州金融企業網絡安全框架
數據備份設備定期備份數據,以防數據丟失造成重大損失。哈爾濱企業網絡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管理風險:管理是網絡中安全較較重要的部分。責權不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風險。當網絡出現攻擊行為或網絡受到其他一些安全威脅時(如內部人員的違規操作等),無法進行實時的檢測、監控、報告與預警。同時,當事故發生后,也無法提供hacker攻擊行為的追蹤線索及破案依據,即缺乏對網絡的可控性與可審查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站點的訪問活動進行多層次的記錄,及時發現非法入侵行為。哈爾濱企業網絡安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