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人員密集時,通信基站承載能力飽和,就難以維持通信穩定,這也會對巡邏的無人機造成影響。無人機大多通過無線信號技術等實現遠程控制,當帶寬擁堵時,無人機的控制準度就會受到極大影響。試想一下,在人群擁堵的地方飛行無人機,一旦失去信號支撐,無人機就有墜落的風險,甚至會砸到地面行走的人,因此,在這個時候,保障無人機的穩定控制極其重要。慧視光電推出的GS遠程可視化低延遲實時控制系統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點。50ms左右的低延遲視頻傳輸。應急救援視頻壓縮與傳輸可視化指揮
國內某大型陸地油田基地由于位置偏遠,信號薄弱,備受通信困擾。據悉,該基地共有8口油井,為了保障油田開發安全,以及通信問題,每口油井內有6-8路攝像頭,對油井進行不間斷24小時監控。但是迫于信號問題,只能采用衛星通信將信號傳送到大后方的指揮中心。理論上,一個400W像素的攝像頭在帶寬為4M的環境下傳輸音視頻,24小時將耗費大約42GB流量,但衛星通信的費用為1000元1G流量,每口油井每天就需要耗費4.2萬元,8口井每天就需要33.6萬元。即便基地要求每口井一天的流量不得超過2G,整個基地的視頻傳輸成本費用仍極其昂貴。江西銀行視頻壓縮與傳輸森林LLSM流媒體傳輸模塊能夠幫助機器人提升靈活性!
隨著各路智能化措施的齊頭并進,以傳統海上油田為基礎形成的智能化油田陸陸續續投產,將信息技術與油氣生產業務深度融合,使傳統油田具備了感知、整體協同、科學決策和自主優化等智能特征,將帶來30%的生產效率提升。和傳統海上油田比較大的不同在于,智能化油田不需要那么多的常駐人員。現在400余個攝像頭和數據采集點遍布整個平臺各個角落,24小時獲取和傳輸生產數據,每年約產生6TB的數據量,而這些數據量都將實時傳輸到岸上的總控中心,總控中心根據這些實時的生產數據,匯總形成大數據湖,從而實現預警診斷、主動優化和輔助決策等智能化管理。
針對于前兩個問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圖像處理自動控制。在無人機安裝帶有AI算法的圖像處理板,就能夠幫助自主識別人、車、船等目標,并且可以進行鎖定跟蹤。像慧視光電打造的國產化RK3588、RV1126系列芯片的圖像處理板Viztra-HE030和Viztra-LE026就能夠實現這一目的。如果需要對特殊目標進行檢測識別,慧視光電還可以提供SpeedDP深度學習算法開發平臺,快速對新的識別目標進行半自動化、自動化標注、算法效果評估和軟件移植,縮短整個開發流程;這樣飛抵目標上空時就可以自主選擇目標進行檢測和跟蹤。此外,圖像處理板識別打擊還可以有效減少電子干擾的影響。LLSM低延遲低帶寬流媒體傳輸模塊內置GS遠程可視化低延遲實時控制系統。
而要實現這樣后端一對多,母艦端一對多的模式,穩定精細的控制能力極其關鍵。一般情況下,要想提升遠程控制能力,可以通過提升帶寬來減少一對多控制時的帶寬不足、帶寬擁堵問題,但是這種模式會大量增加成本,同時這種模式下受到電子干擾會加大損失。因此更節約成本的方式是,利用窄帶寬的低延遲實時控制實現一對多的穩定控制。如慧視GS遠程可視化低延遲實時控制系統,通過帶寬壓縮實現窄帶傳輸,具備在500K-2M帶寬的環境下同時低延遲控制1-16路無人機進行遠程作業,整個從光信號到遠端顯示的整體延遲能夠控制在100ms以內。這種方案不僅能夠增加后端控制端對“九天”無人機的遠程控制能力,讓其可以飛得更遠,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九天”更可能遠離對方實施電子干擾的區域,讓蜂群無人機飛得更遠,減少損失。機器人的未來,低延遲的控制很關鍵!江西銀行視頻壓縮與傳輸森林
LLSM低延遲低帶寬流媒體傳輸模塊能夠用于低空經濟領域!應急救援視頻壓縮與傳輸可視化指揮
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這是當下中國武器的發展方向。此次珠海航展向我們展示了海陸空各個領域的震撼裝備,其中“九天”無人機的驚艷亮相,坐穩了空中航母這一稱號。“九天”作為一款可靈活配置的重型無人機,翼展達25米,比較大起飛重量16噸,最大載荷能力6噸,比較大飛行高度15000米,比較大飛行速度700公里每小時,續航時間大于12小時,比較大航程7000公里;配備可快速更換的重載任務艙和8個彈點,通過換裝不同模塊化任務載荷。在執行任務時,簡單一句話就是可以實現“火力覆蓋”!之所以稱為“空中航母”,就得益于它能夠搭載蜂群無人機系統,將“九天”作為無人機母艦,在執行任務時,同時釋放上百架小型無人機,實現大規模覆蓋打擊。應急救援視頻壓縮與傳輸可視化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