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該企業的廢活性炭再生中心已順利投產,預計年處理廢活性炭約2萬噸,年產再生活性炭約8640噸,有效解決臺州市廢活性炭收集難、處置難的問題,實現活性炭再生循環使用。為探索VOCs治理“綠島”模式,天臺統一末端處理設施標準化,開展企業標準化再生型活性炭吸附裝置改造提升,并采用不同的廢氣收集方式,對硫化和修邊工序產生廢氣實行全密閉全收集。同時,通過提升活性炭品質規格,選擇統一標準的煤質顆粒型活性炭,確保廢活性炭高效再生循環使用。綠島模式注重城市規劃和建設能夠降低碳排放和環境污染。危廢活性炭集中再生綠島模式裝置采購
“目前市場主體參與較積極的,是危廢集中收集貯存類‘綠島’項目,這是因為國家和省生態環境部門有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監管措施。”“綠島”項目實質是污染物的集中處置(貯存)設施,有比較成熟明確的技術標準、規范。如何將分散的市場主體產生的污染物環保、安全、經濟地收集到“綠島”,是一大難點。省生態環境廳要求,將污染物從中小微市場主體收集到“綠島”,要系統科學地設計好收集路線、方式、設備等。另外,“綠島”項目將分散的污染物集中后,環境風險會明顯提高,這也是各地發展“綠島”需要注意的問題。VOCs綜合治理綠島模式設計單位綠島模式鼓勵城市建設要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8月11—12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支持、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單位承辦的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檔次高論壇暨首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大會(簡稱“大會”)將在美麗的濱海城市——江蘇鹽城舉辦,為期一天半的大會將以“讓共享治污發揮共贏效應”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省市領導、專業人士學者和企事業單位等表示共同聚焦研討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等議題開展研討交流,普遍凝聚共識。
2021年,綜合考慮項目成熟度、方案可行性、預算合理性、績效明顯性、保障措施可靠性等因素,省生態環境廳從各市申報的117個項目中選出81個達到“綠島”建設要求的項目,總投資額約130億元。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的“有機肥生產檢測設施”,2021年通過審核的“綠島”項目數,為何略低于前一年?“各地積極性高,但審核標準也很高,是不打折扣的。‘綠島’要求服務多個中小微企業,可是部分申報項目只服務單一市場主體,自然無法通過審核。綠島模式注重提升城市的綠化水平,為居民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
據測算,每年可實現對油煙污染的深度凈化和末端保障,每年可減少約16.3噸油煙顆粒物和11.1噸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油煙異味投訴問題基本杜絕。數據顯示,經治理后的排放指標全方面優于江蘇省《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標準,有效地改善了區域的空氣質量。在集中凈化的基礎上配置末端污染物監測、設備運行監測和煙氣工況監測模塊,實現對設備運行和污染排放的雙監控,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和污染物穩定達標。按用戶數量配置分戶用電計量和能耗管理系統,精細化控制運行能耗,分戶計量用電量,實現對餐飲商戶的精確監管。搭建服務于“綠島”集中區的油煙大數據運維管控平臺,實現運維管控工作的集成化、數字化、智慧化。綠島模式強調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的融合,推動了環保產業的創新發展。VOCs綜合治理綠島模式設計單位
綠島模式注重生態修復,通過植樹造林、濕地保護等措施,恢復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危廢活性炭集中再生綠島模式裝置采購
除了銅山區綠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脫附中心再生項目,徐州市還建設了賈汪區駿發活性炭集中脫附中心項目,這兩個項目能夠滿足兩地及周邊地區500余家中小企業企業活性炭集中脫附需求,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活性炭不及時更換、流于擺設、監管難度大的問題。同時對脫附的VOCs等污染物進行妥善處置,提高VOCs治理水平,降低了區域危廢活性炭總產生量。初步測算,相對于分散治理,項目年可降低區域活性炭使用量1.2萬噸,可實現VOCs減排500噸以上。危廢活性炭集中再生綠島模式裝置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