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楊新芝在大會致辭中指出,2020年2月,江蘇省創新性地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綠島”項目建設試點,由government投資或參與引導多元投資,建設可供多個共享共用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施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幫助中小企業大幅降低了污染治理的成本。三年來,江蘇省建成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各類綠島項目154個,惠及中小市場主體超過3萬家,可節約治污成本超過30億元。他表示:“綠島項目的建設運行既能節約資源,又能騰出空間。減下寶貴排污指標,還能支持重大項目落地,是一條減污降碳、互利多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綠島模式注重城市規劃要通過節約用地和資源、促進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河南綠島模式項目
對于管理者,陳善莉建議,要建立健全創新性推進政策,在規范建設上深入研究。一是構建聯動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綠島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在規劃資金、安全、環保、技術等方面予以鼓勵支持,建立多部門參與的綠島建設綜合監管機制,及時疏解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政策性、技術性問題,引導而不強制,支持而不包辦,服務而不干涉,推進綠島項目有序實施。二是推進形成系列創新經驗,結合相關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特征、治污特點等,健全完善系列標準,規范制度設計,探索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典型模式,推進單一治理孤島變成生態綠島。第三是明確具體的治污責任,推進相關法規的制定,將綠島實施主體和入島市場主體依法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和相關責任。其次,她建議“綠島”建設要開展多層次多模式的協同、共治、共享。河南綠島模式項目綠島模式鼓勵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遵循低碳和循環經濟理念。
“新生事物發展壯大需要在某些領域突破原有的條條框框。”不少受惠的企業主呼吁,盡快評估“綠島”項目的落地效果,不同部門間打破壁壘,聯合制定相關管理政策、統一行業標準,讓這一服務中小企業的利好政策用好走穩。由于“綠島”試點啟動時間不長,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部分地區還存在對“綠島”項目建設需求了解不充分、深入基層調研不夠、地方知曉率不高等問題。再如,部分地區對“綠島”項目理解存在偏差,不符合的項目偏多,一些項目技術、投資、環境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如果從模型圖上看,以虞越環保為‘圓心’,上虞經開區形成了一個綠色生產圈,我們把這種模式稱為‘綠島’建設。”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3月,我市研究出臺了《推進紹興市工業園區環境“綠島”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根據工業園區產業類別和生態環境工作現狀,鼓勵、引導工藝相似、產污類似、位置相近的企業通過組團共建共用共享產污車間和治理設施,開展廢水、廢氣、固廢等污染物集中規范治理處置,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降低環保成本,推動塊狀經濟高質量發展。綠島模式倡導綠色出行,鼓勵居民采用低碳交通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一件控制柜板被吊鉤懸掛起來,隨著自動涂裝流水線,有序“走入”密閉房,等待著噴粉/噴漆、流平、烘干等作業環節。這是記者“登上”江蘇景中景集中噴涂中心“綠島”后看到的場景,這座“島嶼”將周邊百家以上有噴涂需求的企業連接起來,集中服務。近年來, 類似的“綠島”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興起。“綠島”項目將會釋放什么機遇?其運營又會面臨何種挑戰?在日前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的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檔次高論壇暨首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大會上,專業人士對上述問題展開探討。在綠島模式的推動下,我們的城市正在成為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綠色之城。VOCs綠島模式運營單位
綠島模式強調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河南綠島模式項目
截至目前“綠島”項目已累計高效處置再生失效活性炭400余噸。數字賦能,閉環監管到位。搭建“炭管家”數字化管理平臺,將企業活性炭填裝數量、使用時長、更換周期等信息接入系統,分析研判、智能運算輸出吸附飽和度和剩余使用時長,動態掌握活性炭運行情況。同時可根據設定的飽和度預警值分級分類向企業、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發送提醒。目前,該數字化監管平臺已累計發出活性炭飽和度“紅橙黃”三色預警570余條,成功提醒企業及時換炭184次。河南綠島模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