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原料用生產的馬鈴薯應當具有較高的干物質含量,這樣在生產時就可以減少能耗,提高產出率。蒸煮好的薯料被輸送到混合機中與回填物料進行混合,在混合機中實現。對馬鈴薯細胞骨架的分離并降低物料水分。然后混合物進入調質單元,對物料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將產品冷卻并均勻物料中的水分。調質好的物料喂入到氣流干燥機,在熱風中進行干燥后進入流化床干燥機,進一步干燥并平衡水分后進入篩分系統中進行分級。分成三種組分。分級出來的小于0.25毫米的產品,被輸送到第二級流化床干燥機,經后期干燥包裝成商品粉。馬鈴薯粉可以在食品工業中替代傳統的淀粉原料。張掖焙烤薯片馬鈴薯粉
國外快餐業的銷售總額中,馬鈴薯制品占據15--20%,休閑小食品中馬鈴薯更是占到了70%以上。而我國分別只占1%以下和10%左右,遠遠低于世界水平。據食品 分析,就目前國內市場而論,馬鈴薯粉年需求量在30000噸以上,如考慮到與國際市場接軌,年需求量應不小于100000噸。目前國內馬鈴薯粉年產量不過1500噸,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據有關資料顯示,只美國馬鈴薯粉生產的系列產品產量在100萬噸以上,1993年對日本、韓國、我國的香港和中國臺灣出口速凍馬鈴薯條、馬鈴薯片的貿易額分別為8700萬美元、1000萬美元、700萬美元和500萬美元,到1997年這項業務又增長了5倍。膨化食品馬鈴薯粉費用馬鈴薯粉是一種天然的食品,不含人工添加劑和防腐劑,安全可靠。
我國作為世界馬鈴薯生產國,馬鈴薯年產量已達6000萬噸,然而我國馬鈴薯加工工業卻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當今歐美主要馬鈴薯生產國馬鈴薯的工業化加工利用率高達80%以上。而我國95%以上的馬鈴薯被鮮食,馬鈴薯資源未得到充分的加工增值利用,馬鈴薯產地的資源優勢末能轉變為經濟優勢,失去了發展地方經濟的大好機會。為改變我國馬鈴薯加工業落后的狀況,我們特向馬鈴薯產區推薦馬鈴薯粉生產項目。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食物結構也從偏重主食向講求合理、平衡營養的方向轉化,食物中好的蛋白質的比重要求有較大增長。
90年代以來,在亞洲逐步形成了一個馬鈴薯產品的新興市場。1993年只東亞地區的日本、韓國、香港、中國臺灣就從美國進口了11億美元的炸薯條和炸薯片。隨著美式快餐麥當老、肯德基連鎖店的不斷擴張,以馬鈴薯粉為主要原料的薯泥、薯餅、薯排等歐美食品一時風靡全球,形成了數十億美元的穩定市場,以馬鈴薯粉為主要原料的各類休閑小食品,如:品克薯片、卡迪那空心薯條、上好佳薯片等馬鈴薯食品也風行全國超市和旅游食品市場。馬鈴薯加工食品的消費市場呈迅速持續發展的趨勢。然而,其主要原料馬鈴薯粉至目前為止,仍主要依賴進口。馬鈴薯粉可制成肉卷。
馬鈴薯粉是一種常見的淀粉替代品,它可以在烹飪中替代其他類型的淀粉。馬鈴薯粉是由馬鈴薯經過加工制成的粉末,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膠凝性,能夠在烹飪過程中起到增稠、凝固和增加口感的作用。首先,馬鈴薯粉可以用來增稠湯、醬料和燉菜。它可以吸收液體,形成濃稠的質地,使菜肴更加濃郁和口感更好。與其他淀粉相比,馬鈴薯粉的增稠效果更好,而且不會產生粉狀感。其次,馬鈴薯粉還可以用來凝固食物。在制作布丁、果凍和蛋糕等甜點時,馬鈴薯粉可以替代明膠或其他凝固劑,起到固化食物的作用。它能夠使甜點更加柔軟和口感更好。此外,馬鈴薯粉還可以用來增加食物的口感。在制作肉丸、餃子餡和肉類燉菜時,加入適量的馬鈴薯粉可以增加食物的嚼勁和口感,使其更加美味可口。總的來說,馬鈴薯粉在烹飪中可以替代其他類型的淀粉,具有良好的增稠、凝固和增加口感的作用。然而,不同的食材和烹飪方法可能需要不同的淀粉替代品,所以在使用馬鈴薯粉替代其他淀粉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嘗試。馬鈴薯粉可以增加日常食品的韌性和口感。張掖焙烤薯片馬鈴薯粉
馬鈴薯粉可以被用作肉制品的增稠劑。張掖焙烤薯片馬鈴薯粉
馬鈴薯粉生產工藝:去皮工段:帶式輸送機將洗過的馬鈴薯送到蒸煮器,在蒸煮機內,馬鈴薯皮在12巴的高溫蒸汽壓力下通過快速膨脹很容易去掉,將蒸煮過的馬鈴薯用螺旋輸送機運到去皮機,在去皮機內有粗糙且適宜的輥去除松散的馬鈴薯皮,被渣皮泵打到專設的渣皮罐去供再加工付產品或做飼料用。己脫皮的馬鈴薯再經一次清洗機水流噴淋后,掉落于寬而慢速移動的皮帶上接受檢查和整修。切片工段:帶式提升機將經整修后的馬鈴薯送至裝有清水的均流料斗。在料斗中浸泡在水中的馬鈴薯等待電子皮帶秤按已設定輸送量均勻地輸送到切片機去,通過切片機馬鈴薯被切成厚度為12--20mm的片狀。張掖焙烤薯片馬鈴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