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主體結構位于地基基礎之上,關系到整個房屋的安全,具有接收、承擔、傳遞建筑結構上部所有荷載系統的功能。在實際工程中,需要及時對房屋主體結構進行檢測,以便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后續施工。建筑主體結構包括:板: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h≤150mm時,不>200mm;當板厚h>150mm時,不>板厚1.5h,且不>250mm。梁:梁上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鋼筋外邊緣之間的小距離)不應<300mm和1.5d(d為鋼筋的極限直徑);下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25mm和d。梁的下部縱向鋼筋配置多于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距不應<25mm和d。柱:柱中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50mm;對水平澆筑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凈間距按梁的有關規定取用;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于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300mm。墻: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間距不應>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間距不應>200mm。機電工程檢測包括:公路機電工程檢測,監控、通信、收費、照明、供配電和隧道機電系統六個子系統檢測。衡陽主體結構工程檢測中心
人防工程檢測有哪些內容:涉及結構安全的項目檢測。(一)地基基礎工程檢測:1、地基及復合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2、樁的承載力檢測;3、樁身完整性檢測;4、錨桿鎖定力檢測。(二)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1、混凝土、砂漿、砌體強度現場檢測;2、鋼筋配筋及保護層厚度檢測;3、混凝土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測;4、后置埋件的力學性能檢測。結構防護效能項目檢測。1、門框墻、臨空墻(頂板)、防毒通道墻(板)混凝土強度和截面尺寸檢測;2、門框墻、臨空墻(頂板)、防毒通道墻(板)鋼筋配筋、加筋及保護層厚度檢測;3、圍護結構穿線孔洞及預埋、預留和戰時封堵構件檢測;4、圍護結構防滲漏檢測。邵陽地下工程檢測報告人防工程檢測需要進行人防工程防護設備安裝質量現場檢測。
專項檢測業務內容:(一)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①混凝土、砂漿、砌體強度現場檢測;②鋼筋保護膜厚度檢測;③混凝土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測;④后置埋件的力學性能檢測。(二)地基基礎工程檢測側:①地基及復合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②樁的承載力檢測;③樁身完整性檢測;④錨桿鎖定力檢測。(三)鋼結構工程檢測:①鋼結構焊接質量無損檢測;②鋼結構防腐及防火涂裝檢測;③鋼結構節點、機械連接用緊固標準件及剛強度栓力力學性能檢測;④鋼網架結構的變形檢測。(四)建筑幕墻工程檢測:①建筑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風壓變形性能、層間變位性能檢測;②硅酮結構膠相容性檢測。
公路工程檢測現場需要做的試驗有:①地下水位試驗,要知道地下水位;②基地承載力試驗,要回填或者壓實到設計對應的基地承載力,否則需要換填、清淤等基地處理;③道路強度試驗,路面鋪好、養護后,需要確定道路路面的承載強度,主要用來與設計要求進行對比;④道路坡度、平整度試驗等,表明道路修建的質量完整程度等等。市政道路工程檢測的重要性: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工程質量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其意義十分重大。對公路結構進行試驗檢測,既是一項控制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定工程質量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道路工程試驗檢測項目包括:壓實度、路面厚度、彎沉、平整度、車轍、摩擦系數、路面滲水、土基回彈模量、路面構造深度等。工程質量檢測內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強度、砌體強度、鋼筋配置、樓板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建筑物整體評價等。
建筑幕墻的施工過程控制:幕墻工程中的立柱連接金屬角碼與其他連接件應采用螺栓連接,螺栓直徑不應小于10mm,緊固件應采用帶有彈簧墊圈的不銹鋼六角螺栓,主要受力構件不得采用自攻螺釘,不同金屬材料接觸處應設置絕緣墊片,同時橫梁立柱連接處過松或過緊在外力或溫度變化作用下易產生異常響聲,影響工程的安全使用功能。建筑幕墻連接角碼與預埋件的焊縫質量控制,原則上所有焊縫均應進行至少三面圍焊(除非設計有明確的焊縫長度要求),嚴禁采用點焊,并及時做好防銹工作。石材幕墻中掛件的厚度,規范規定鋁合金掛件不應小于4mm,不銹鋼掛件不應小于3mm,粘結材料應采用專門使用石材粘結材料(如環氧樹脂類,俗稱環氧樹脂AB膠),禁止使用云石膠,并按規定對掛件與石材的粘結部位進行粘結強度檢測。固定隱框玻璃的壓塊,不銹鋼厚度不小于4mm、鋁合金厚度不小于5mm,固定用的不銹鋼機制螺絲直徑不小于5mm,確保玻璃固定牢固。主體結構本身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整體。邵陽地下工程檢測報告
人防工程檢測需要進行人防工程防護設備加工質量檢測。衡陽主體結構工程檢測中心
隧道工程的設計及控制測量:隧道設計,包括隧道選線、縱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輔助坑道設計等。選線:根據線路標準、地形、地質等條件選定隧道位置和長度。選線應作多種方案的比較。長隧道要考慮輔助坑道和運營通風的設置。洞口位置的選擇要依據地質情況。考慮邊坡和仰坡的穩定,避免塌方。縱斷面設計:沿隧道中線的縱向坡度要服從線路設計的限制坡度。因隧道內濕度大,輪軌間粘著系數減小,列車空氣阻力增大,因此在較長隧道內縱向坡度應加以折減。縱坡形狀以單坡和人字坡居多,單坡有利于爭取高程,人字坡便于施工排水和出碴。為利于排水,小縱坡一般為2‰~3‰。衡陽主體結構工程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