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四五” 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支持蓄冷技術應用,多個地區也據此出臺了專項補貼政策。像深圳,對水蓄冷項目會按蓄冷量給予 40 - 80 元 /kWh 的補貼;廣州則對采用 EMC 模式的項目額外給予 8% 的獎勵。這些補貼政策從資金層面為用戶提供了支持,有效降低了水蓄冷技術的投資門檻。以某商業綜合體為例,其水蓄冷項目在申請深圳補貼后,初期投資成本減少約 12%,加快了投資回收期。政策的引導不僅激發了用戶采用水蓄冷技術的積極性,還推動了該技術在更多場景中的普及,助力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促進綠色能源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水蓄冷系統的智能調度平臺,可與機場航班數據聯動調整供冷量。中國香港廠房水蓄冷資質要求
水蓄冷技術的熱力學效率與水溫差、輸配能耗緊密相關。其設計溫差一般在 8 - 11℃,理論上溫差越大,儲能密度越高。比如 10℃溫差較 5℃溫差,儲能密度能提升一倍,但這需要解決水溫分層問題,對布水器設計的精確性要求更高,需通過優化布水器結構減少冷熱水混合。另外,水蓄冷系統中冷水輸送溫度通常為 7℃,相比冰蓄冷技術,為達到相同冷量輸送效果,需增大水流流量,這會使水泵功耗增加約 30%。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綜合考慮溫差設計與輸配系統能耗,通過合理優化布水器結構及輸配系統參數,在提升儲能密度的同時控制能耗成本。中國香港廠房水蓄冷資質要求水蓄冷技術的動態蓄冷技術,通過布水器提升儲能效率15%。
水蓄冷技術因系統構造簡單,初投資成本相對較低,但儲能密度為冰蓄冷的 1/3 至 1/5。以實際應用為例,1000 立方米的水蓄冷罐大約可存儲 3000RTH 的冷量,而相同體積的冰蓄冷槽存儲冷量可達 10000RTH 以上。這種技術的適用場景具有一定針對性,更適合冷負荷峰值不高、電價差較小或擁有充裕安裝空間的情況,像中小型商業建筑就常采用水蓄冷系統。這類建筑往往對冷量需求相對均衡,且有足夠場地容納較大體積的蓄冷罐,通過水蓄冷技術既能利用電價差降低運行成本,又能憑借簡單的系統結構減少維護工作量,在經濟性和實用性上達到較好的平衡。
中國支持非洲能源轉型,向非洲國家輸出水蓄冷技術以緩解電力短缺難題。在肯尼亞內羅畢,建成的水蓄冷區域供冷項目頗具代表性,該項目利用當地豐富的夜間風電資源驅動制冷機組蓄冷,將冷量存儲于蓄冷罐中,白天向 3 萬平方米的商業區集中供冷。這一模式減少了商業區對柴油發電機的依賴,既降低了能源成本,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水蓄冷技術在非洲的應用,契合當地電力供應峰谷差異大、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的特點,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兼顧節能與可靠性的供冷解決方案,助力非洲在工業化進程中實現低碳能源轉型,推動區域能源基礎設施升級與可持續發展。廣東楚嶸研發分層蓄冷技術,水蓄冷系統儲能效率提升,占地更小。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逐步普及,峰谷電價差可能出現波動甚至縮窄,這對依賴電價差實現經濟性的水蓄冷系統形成挑戰。在現貨市場機制下,電價實時反映供需關系,夜間低谷電與白天高峰電的價差可能因電力供需平衡變化而減小,直接影響水蓄冷系統的收益模型。為應對這一情況,水蓄冷系統可通過參與電力需求響應與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收益:在需求響應場景中,系統可根據電價信號動態調整蓄冷 / 釋冷策略,在高電價時段減少用電負荷;在輔助服務市場中,通過提供調峰、調頻等服務獲取補償。例如某企業將水蓄冷系統接入廣東電力調峰市場,通過在電網負荷高峰時段增加釋冷量、減少電網供電需求,年獲得調峰收益超 100 萬元,有效抵消了電價差收窄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這種多渠道收益模式,增強了水蓄冷系統在電力市場發展背景下的適應性。廣州新電視塔通過水蓄冷技術,年節省電費超600萬元。中國香港節能水蓄冷有哪些
廣東楚嶸水蓄冷系統支持遠程監控,企業可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中國香港廠房水蓄冷資質要求
傳統水蓄冷系統依靠人工設定運行策略,在應對負荷波動時存在局限性。而基于 AI 的預測控制算法能實時優化制冷與釋冷比例,通過結合天氣預報、電價信號以及建筑熱惰性等多維度數據,實現全局比較好的運行策略調整。這種智能化控制方式可精細預判冷負荷變化趨勢,動態調節蓄冷與放冷節奏,避免人工設定的滯后性與經驗偏差。試驗數據顯示,采用 AI 控制的水蓄冷系統能效可提升 6% - 10%。例如某智能建筑應用該算法后,不僅冷量供應與負荷需求匹配度提高,還通過電價信號自動調整儲冷時段,在降低能耗的同時進一步節省了運行成本,為水蓄冷系統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可行路徑。中國香港廠房水蓄冷資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