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處理技術對于提升粉末冶金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2025 年,粉末冶金零件的表面處理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為了提高零件的耐腐蝕性,研發了新型的電鍍和化學鍍工藝。 例如,采用環保型的鍍鋅、鍍鎳工藝,在粉末冶金零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金屬鍍層,有效阻擋腐蝕介質的侵蝕。在提高零件的耐磨性方面,激光表面處理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激光對零件表面進行淬火、熔覆等處理,能夠在不改變零件整體性能的前提下,顯著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還有一些表面涂層技術,如物理方面的氣相沉積(PVD)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可在零件表面沉積一層具有特殊性能的涂層,如氮化鈦涂層,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數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這些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拓展了粉末冶金零件的應用領域,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25華南國際粉末冶金先進陶瓷展將于9月10-12日深圳會展中心(福田)2號館開幕!誠邀您蒞臨參展參觀。9月10日起,連續三天!華南粉末冶金展不容小覷!2025年9月10-12日華南國際粉末冶金技術展覽會
納米粉末冶金技術依托納米級金屬粉末的高活性表面與燒結驅動力,開辟材料性能提升新路徑。區別于傳統工藝,納米粉末平均粒徑<100nm,巨大比表面積使其在燒結中展現更低致密化溫度與均勻晶粒分布。以納米晶銅為例,控制粉末粒度與燒結參數后,晶粒穩定在50-80nm,抗拉強度從220MPa躍升至750MPa以上,電導率保持IACS標準95%,實現力學與導電性能平衡。? 能源存儲領域,納米化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通過球磨包覆碳層,將一次顆粒控制在100-200nm,縮短鋰離子擴散路徑,使電池在10C高倍率下容量保持率>85%,循環壽命突破3000次。醫療植入領域,選區激光熔化(SLM)制備的納米鈦合金多孔支架,300-500μm孔徑的三維貫通結構與人體松質骨孔隙率匹配,成骨細胞黏附率提升40%,動物實驗顯示植入8周新骨生成量較傳統鈦合金增加3倍。?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建成年產50噸納米金屬粉末中試線,開發的納米晶鋁基復合材料抗拉強度達650MPa,成功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減重25%。隨著產學研深化,納米粉末冶金正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生產,為先進制造注入新動能。2025華南粉末冶金展誠邀您參展觀展。?2024年3月6日上海國際粉末冶金及磁性材料展9月10日華南粉末冶金展精彩啟幕!
國產壓制設備的成功研發打破國際壟斷格局。濟南二機床集團推出的全自動成型機組,精度誤差控制在±0.02mm,壓制速度達每分鐘120件,較進口設備效率提升35%,能耗降低18%。比亞迪采用該設備生產的電機殼體良率提升至99.3%,單件成本降低18%,年節約生產成本3200萬元。工信部數據顯示,國產設備市場占有率從2020年的32%躍升至2024年的67%,出口額同比增長45%至2.3億美元。技術突破帶動產業鏈協同創新,配套模具壽命延長至120萬次,較進口模具成本下降40%。該設備已通過CE認證進入東南亞市場。華南國際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展覽會(PM & IACE SHENZHEN 2026),展會將于2025年9月10至12日登陸深圳會展中心(福田)2號館!屆時將在超30,000平方米的展廳內集中展出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領域的高性能原材料、前沿技術設備、開創性產品及行業創新解決方案。必將為華南先進制造市場帶來新的可能性,激發新一波商貿合作浪潮,2025華南國際粉末冶金先進陶瓷展誠邀您參展參觀。
航空航天領域對材料的性能要求極為苛刻,粉末冶金材料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在該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粉末冶金能夠制備出高性能、輕量化的材料,滿足航空航天零件對強度和重量的嚴格要求。 在航空發動機制造中,粉末冶金高溫合金可用于制造渦輪葉片、盤件等關鍵部件。這些部件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的惡劣環境下工作,粉末冶金高溫合金通過精確控制成分和微觀組織,具有優異的高溫強度、抗氧化性和抗疲勞性能,能夠確保發動機在極端條件下穩定運行。 而且,粉末冶金工藝還可制造出具有復雜形狀的零件,實現零件的一體化設計和制造,減少零件數量和連接部位,提高結構的可靠性和整體性能。在飛行器結構件方面,粉末冶金鋁合金和鈦合金材料因其低密度、高比強度的特點,可有效減輕飛行器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飛行性能。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粉末冶金材料將持續為該領域的創新提供有力支持。2025華南國際粉末冶金先進陶瓷展將于9月10-12日深圳會展中心(福田)2號館開幕!誠邀您蒞臨參展參觀。聚焦新能源汽車,粉末冶金輕量化零部件全場景展示!
先進陶瓷作為前沿新材料,因其優異的性能在新能源、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化工、半導體、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尤其是隨著碳化硅、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在半導體與新能源產業的大規模應用,行業對材料理論創新、制備工藝與設備技術體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之聯伊麗斯展覽公司精心打造"先進陶瓷青年科學家學術、產業(創業)論壇"將于2025年9月10日在深圳舉辦。論壇聚焦產業變革前沿,匯聚先進陶瓷領域新生代科學家與先鋒企業家,深度探討學術熱點,共商先進陶瓷設備產業化發展路徑。本論壇致力于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為青年才俊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通過思想碰撞激發創新活力,加速推進科研成果向產業應用的轉化進程,助力新一代陶瓷站上世界材料科技舞臺。2025華南國際先進陶瓷展覽會(IACE SHENZHEN 2025)將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盛大啟幕。本屆展會將搭建高效交流的質量平臺,覆蓋30,000㎡展覽面積,攜手300+家中外展商,共同譜寫先進陶瓷產業升級的新篇章!國際粉末冶金精英聚深圳!2025華南粉末冶金展邀您共赴行業盛宴!2025年9月10-12中國深圳市國際粉末冶金博覽會
碳達峰+碳中和:2025華南國際粉末冶金先進陶瓷展9月深圳福田2號館共筑綠色產業未來。2025年9月10-12日華南國際粉末冶金技術展覽會
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對封裝材料提出"高導熱、低膨脹、易加工"嚴苛要求,粉末冶金復合材料成破局關鍵。銅-鎢(Cu-W)合金通過調控鎢顆粒含量(50-80%),將熱膨脹系數控制在6-12ppm/℃,導熱率保持150-250W/(m?K),是功率芯片散熱基板理想材料。某5G基站功放模塊采用85%鎢含量的Cu-W基板,結溫從傳統氧化鋁基板的120℃降至85℃,信號失真度降低20%。? 針對芯片集成度提升的散熱挑戰,納米銀燒結技術興起。噴射沉積制備的50nm納米銀粉在200℃、5MPa下實現原子擴散,形成導熱率400W/(m?K)的燒結體,用于IGBT模塊封裝時熱阻較焊料連接降低35%,滿足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高頻開關需求。重慶萊寶科技開發的0.3mm以下超薄玻璃封裝基板,結合銅-鉬(Cu-Mo)過渡層設計,解決玻璃與金屬熱膨脹匹配難題,已應用于國產可穿戴設備柔性電路板。?隨著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普及,粉末冶金技術開發的氮化鋁(AlN)-銅復合基板,實現180W/(m?K)導熱率與1012Ω?cm絕緣電阻的優異組合,為耐300℃以上高溫的下一代功率器件提供支撐。2025華南粉末冶金展誠邀您參展觀展。?2025年9月10-12日華南國際粉末冶金技術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