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針對片式電阻、電容、電感、連接器(如PogoPin)等微小金屬件的自動化電鍍生產線,通過滾筒旋轉實現工件與鍍液的動態接觸,在保證鍍層均勻性的同時提升生產效率。其工藝涵蓋前處理、滾鍍(鎳/錫/金/銀等)、后處理及廢氣凈化,適用于0402至1206尺寸的電子元件批量加工。
高精度鍍層控制滾筒設計:六棱柱狀網板結構(孔徑0.1-5mm可調),確保工件翻滾時與鍍液充分接觸,膜厚均勻性CV值<3%參數調控:電流密度0.5-2A/dm2動態調節,滿足0.1μm超薄鍍金需求溫度控制±1℃,提升沉積速率穩定性滾筒轉速5-20rpm精細匹配不同元件形狀 鍍液智能補給,濃度波動±1%。廣東深圳單臂式電鍍生產線生產過程
滾鍍與小零件掛鍍比較大的不同在于它使用了滾筒,滾筒是承載著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滾的過程中受鍍的一個盛料裝置。典型的滾筒呈六棱柱狀,水平臥式放置。滾筒壁板的一面開口,電鍍時一定數量的小零件從開口處裝進滾筒內,然后蓋上滾筒門將開口封閉。滾筒壁板上布滿了許多小孔,電鍍時零件與陽極間電流的導通、筒內外溶液的更新及廢氣的排出等都需要通過這些小孔。滾筒內的陰極導電裝置通過銅線或棒從滾筒兩側的中心軸孔內穿出,然后分別固定在滾筒左右墻板的導電擱腳上。零件在滾筒內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與陰極導電裝置自然連接。小零件的滾鍍就是在這樣的裝置內進行的。滾筒的結構、尺寸、大小、轉速、導電方式及開孔率等諸多因素均與滾鍍的生產效率、鍍層質量等有關。所以,滾筒是整個滾鍍技術研究的重點之一。
滾鍍時,小零件在滾筒內并非靜止不動的,而是要隨著滾筒的旋轉不停地翻滾。這種翻滾具體到某一個零件的情況是:一會兒被埋進整個堆積零件的內部,一會兒又翻到外表面。這樣周而復始,直到整個滾鍍過程結束。
廣東深圳垂直升降電鍍生產線源頭廠家超靜音運行,車間告別轟鳴聲。
在現代精密電鍍領域,自動化精密滾鍍生產線堪稱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的高精度與高度自動化性能脫穎而出。該生產線專為小工件滾鍍量身定制,哪怕是有0.1mm的微小零部件,也能實現精細處理,不放過任何細節。其整線采用直線式布局,搭配先進的全自動PLC程式集中控制系統,元件均從國外進口,如同為生產線注入了一顆強勁且穩定的“心臟”,確保在長時間的運行中始終保持可靠、無差錯。單臂式行車的設計充滿巧思,采用尼龍增強帶的提升方式,不僅運行時噪音極低,無需頻繁潤滑,還具備極高的穩定性與耐用性。而滾鍍線特別加裝的自轉滴液裝置,與進口剎車電機完美配合,如同精密的舞者,確保鍍液能夠均勻地分布在每一個工件表面,極大地提高了鍍液的利用效率。面對形狀復雜多變的工件,自動化精密滾鍍生產線也能輕松應對。它在嚴格保障電鍍質量的同時,還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時間與成本,是精密電鍍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著行業向著更高效、更精細的方向發展。
掛鍍生產線的掛具設計創新,是掛鍍生產線的關鍵部件,其設計直接影響電鍍效果與生產效率。如今,創新型掛具不斷涌現。比如針對異形工件,設計出可調節、自適應的掛具結構,通過靈活的夾持部位,確保工件在鍍液中各個角度都能均勻受鍍,有效解決了傳統掛具難以適配復雜形狀的難題。還有采用新型導電材料制作的掛具,不僅導電性優良,還具備良好的耐腐蝕性,減少了因掛具腐蝕導致的電流傳輸不暢和鍍層缺陷。此外,一些掛具在設計上增加了輔助攪拌功能,當掛具帶動工件在鍍液中移動時,能促進鍍液流動,使金屬離子分布更均勻,提升鍍層質量與一致性。自動化電泳生產線:智能涂裝,重塑金屬表面處理未來。
1.人力成本
解決辦法:使用自動化程度高的電鍍設備,用“設備指揮IT操作”的新思維模式替代舊的“員工控制設備”的思維模式。志成達設計的“機械手PLC智能控制系統”,可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日本企業可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迅速崛起,很大程度在于他們采用了“設備自動化”、“管理數字化”之理念。
2.電鍍藥液
國內電鍍廠的電鍍藥液維護基本集中在1-2個人身上,而不是用較科學的數字進行監控,易造成電鍍藥液的不必要添加浪費。
解決方法:采用志成達為您量身定做的“定量加藥系統”,從而有效控制電鍍藥液之浪費,降低電鍍成本,讓較低的電鍍加工費吸引客戶青睞。
3.產品品質不良
除電鍍素材和人工電鍍操作不良因素外,電鍍設備的品質穩定性影響了良品率的高低。因微量加藥計時,傳感器的偏差,易造成高不良品率甚至整批的NG的出現(特別是掛鍍和滾鍍方面)。
志成達的穩定性是維持電鍍系統的科學性,能穩定到PLC控制的先進及穩定性、抽風系統的先進性及有效控制酸霧的作用及保證使用周邊設備配置(譬如整流機,過濾機,打氣機,冰水機,烤箱,加溫設備等)的穩定性及耐用性。
全自動雙筒電鍍生產線。廣東深圳垂直升降電鍍生產線源頭廠家
超薄鍍0.1μm,電子元件精密加持。廣東深圳單臂式電鍍生產線生產過程
納米復合鍍層技術在制造的突破:
納米復合電鍍生產線通過在鍍液中添加納米顆粒(如SiC、Al?O?),制備出具有超硬耐磨特性的復合鍍層。該工藝采用脈沖電流控制技術,使納米顆粒均勻嵌入金屬基質,鍍層硬度可達HV1200以上,耐磨性較傳統鍍鉻提升5倍。某航空發動機葉片制造商應用該技術后,部件壽命從3000小時延長至12000小時。生產線配備超聲波攪拌系統和在線粒度監測儀,確保納米顆粒分散穩定性。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精密模具、半導體晶圓載具等領域,突破了傳統電鍍層在極端工況下的性能瓶頸。 廣東深圳單臂式電鍍生產線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