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早報 星期二 廣東微靈工科技
7月15日 | 人力資源行業新聞速遞人力資源雜志 新聞匯總
本期導讀江蘇“三支一扶”筆試開考 平均28人搶一個崗位青海人社部門高效調處勞動領域矛盾糾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啟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四川資陽市“三位一體”提升創業“硬支撐”“軟實力”甘肅平涼崆峒: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半年成效***廣西賀州平桂:加強就業促進和勞動關系一站式服務1來源:揚子晚報江蘇“三支一扶”筆試開考 平均28人搶一個崗位7月13日,江蘇省2025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筆試在南京、無錫、徐州、常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12個設區市同時開考。今年“三支一扶”計劃報考人數持續增加,競爭更加激烈,考錄比為28:1。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等服務成為更多高校畢業生的選擇。
上午,在江蘇省新聞出版學校考點,記者見到了剛剛結束考試的劉同學。“我來自金陵科技學院,之前通過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計劃,在南京高淳服務了一年。鄉村是很有溫度的地方,我想通過‘三支一扶’計劃繼續去到更艱苦的地方工作,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助力鄉村電商發展,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南京考生孫同學報名的支醫崗位在常州,“雖然我是南京人,但我選擇了常州的崗位,給自己更多的選擇。今年的考題中,時政類題型增加了,要求我們具有更加***的知識儲備。”
記者了解到,今年江蘇省“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名額為440名,共吸引了19086名高校畢業生網上報名,其中,通過資格審核17780人,繳費確認15036人。全省參加筆試12477人,參考率為83%。從報考人數看,在去年同比增長81.5%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增長12.8%,其中,鎮江市的崗位競爭**為激烈,報考人數與招募計劃數比達54∶1;報考競爭**激烈的崗位為鎮江市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崗位,報考人數與招募計劃數比達69∶1。從學歷層次看,本科及以上學歷14500人,占報考人數的96.4%,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1971人,占13.1%。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封春晴表示,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充分認識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在轉變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優化基層人才隊伍結構、促進基層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扎實做好“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要加強服務期間的培養使用、崗位鍛煉和日常管理,提高“三支一扶”人員能力素質,繼續做好今年基層事業單位專項招聘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人員等期滿流動工作,切實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繼續留在基層干事創業,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據悉,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做好面試、考察、體檢、公示、錄用、崗前培訓和派遣到崗等后續工作,確保8月底前完成年度招募工作,9月1日各地將新招募人員派遣到服務單位開展為期2年的服務。(王淑靜 楊甜子)
2來源:青海日報青海人社部門高效調處勞動領域矛盾糾紛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人社系統主動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格局,在省委政法委統籌指導下,結合勞動糾紛案件實際情況,通過常駐、輪駐等方式入駐綜治中心開展調處工作,在涉社會保障權益、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等矛盾糾紛化解方面取得***成效。
矛盾化解效率大幅提升。借助綜治中心“多部門聯動”機制,人社部門與司法、、工會等實現信息共享、線索互通,有效避免**“多頭跑、重復跑”。同時,通過“分類處理+繁簡分流”模式,啟用“簡易程序+綠色通道”,設立“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對欠薪等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結”,***縮短結案周期。
源頭治理能力持續增強。針對企業欠薪、社保待遇等高頻糾紛,人社部門深入企業、園區、工地開展普法宣傳、政策咨詢和案例講解,幫助企業排查用工風險、規范用工行為,推動矛盾化解“關口前移”。2025年上半年,全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立案數同比下降8%。
調解基礎作用充分發揮。以“調解”柔性方式將大量勞動糾紛化解在仲裁前,發揮了“攔水壩”作用。2025年上半年,各類勞動糾紛基層調解組織調解結案數同比增長近1倍,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
據了解,全省人社部門將以同級綜治中心為平臺,推動勞動關系領域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一體化解決”。具體包括:優化“一站式”受理機制,實現統一受理、分類流轉、閉環管理;強化與法院、公安等部門的協同對接,推動糾紛依法化解;針對農民工、新業態從業者等重點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探索在綜治中心設立仲裁派出庭或流動仲裁庭,就地處理糾紛。(記者 喬欣)
3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啟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通知,部署啟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本次活動定于7月至9月在全國各地同步開展,以“搭建對接平臺 攜手助你創業”為主題,重點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者、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及有資源對接需求的創業項目,通過搭建平臺、拓展渠道、集聚資源,激發創業活力,促進高質量創業。活動將圍繞創業者在信息、場地、政策、資金、能力提升、經營管理、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實際需求,重點提供以下資源對接和服務:
整合提供創業信息對接。重點發布“四清單兩名錄”,即場地信息清單、政策信息清單、融資信息清單、培訓信息清單、創業導師名錄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名錄,方便創業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對接。
深入組織創業場地對接。開展創業載體開放觀摩活動,幫助服務對象快速對接入駐適合的創業載體。發揮創業載體資源優勢,圍繞當地產業鏈條、產業園區,支持勞動者在產品和服務配套供應等方面從事創業。
推進落實創業政策對接。加大創業政策宣講解讀力度,向符合條件的服務對象推送申請條件、辦理流程。加強對已享受創業政策服務對象的跟蹤服務,綜合提供全鏈條創業服務。強化對創業失敗人員提供必要的幫扶力度。
***開展創業融資對接。組織“政企銀擔”交流系列活動,擴大投融資對接服務渠道。積極向金融和投資機構推介有前景、帶動就業多的創業項目,爭取融資支持。探索完善“創業擔保**+”組合**服務,提升**融資便利度。
延伸實施創業培訓對接。豐富“馬蘭花”創業培訓課程,推廣直播版網絡創業培訓課程。通過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的形式,引導勞動者利用所學技能實現創業。豐富創意農業、特色文化旅游、生態康養等差異化培訓項目。
分類促進創業導師對接。組織創業導師開展進基地(園區)、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系列基層行活動,為服務對象提供突破創業瓶頸的解決方案。支持創業導師與返鄉入鄉創業項目建立長期穩定幫扶機制。
密集舉辦人力資源對接。組織開展小而美、小而精的定制式現場招聘活動,因地制宜開展靈活就業對接洽談特色活動。加密線上線下招聘活動頻次,為各類初創企業、返鄉入鄉創業項目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招才引智服務。
4來源:資陽人社四川資陽市“三位一體”提升創業“硬支撐”“軟實力”打造創業孵化基地強載體。聯動高校打造口腔、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中心2個,結合重點產業發展打造DNβ資陽國際數字游民社區、口腔類孵化加速器等特色創業載體4個,在高校、文旅地標等地建設創業街區2個,累計入孵項目339戶、孵化成功率95%,帶動就業3332人,今年以來新增產值7119.8萬元。
建強行業協會商會聚合力。成立資陽市返鄉創業協會,創建“資創匯”創業活動品牌,籌建資陽市返鄉創業基金,重點扶持現代農業、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領域創業項目。指導商協會聯合開展創業品牌活動,今年以來開展北京大學企業家研修班等活動11場、服務創業者510名,開展創業培訓、技能培訓49班次、培訓1631人,成功打造省級勞務品牌“檸哥檬妹”。
構建創業支持體系優服務。制定全市統一創業服務流程、工作規范和評價標準,建設創業導師隊伍1支40人。建成綜合性就業創業服務站4個,打造“就業真資格”線上服務平臺,推動創業擔保**等服務24小時“不打烊”,今年以來全市發放創業擔保**1.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
5來源:平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甘肅平涼崆峒: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半年成效***2025年上半年,崆峒區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城鎮新增就業取得階段性成果。新增就業總任務7100人,目前完成5453人,完成率76.8%。其中,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364人,占新增就業人數的61.69%;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126人,占新增就業人數的20.65%。從行業分布來看,服務業吸納就業人數較多,占比超過50%,制造業和建筑業次之。從區域分布來看,城區新增就業人數占比較大,鄉鎮新增就業人數穩步提升。總體來看,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質量逐步提高。
數據核查“嚴把關”,確保統計質量“不打折”。今年以來,省、市多次調度新增城鎮就業工作,采用“線上監測 + 線下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崆峒區就業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和定期核查。區人社局高度重視,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按月、按季全力做好新增就業數據核查工作。5 月中旬,區人社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各街道社區,對就業統計報表數據進行核查。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回訪等方式,核實新增就業人員信息,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同時,對數據統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及時反饋并指導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整改,進一步提升數據統計質量。核查過程中,發現部分社區存在數據錄入不及時、信息不完整等問題,區人社局及時組織培訓,強化數據管理意識,確保數據統計工作嚴謹規范。此外,區人社局還建立了數據質量抽查機制,定期對各街道社區的數據進行隨機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切實保障數據質量。
就業幫扶“一對一”,助力重點群體就業“不掉隊”。針對長期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區人社局與街道社區密切配合,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通過建立就業臺賬,詳細記錄失業人員的就業意愿、技能水平和培訓需求,制定個性化就業幫扶方案。同時,定期開展就業指導和職業培訓,提升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上半年,累計辦理就業失業登記8961次,開展就業指導服務6488人次,幫扶就業困難群體就業130人。此外,區人社局還聯合社區舉辦就業援助月、就業供需對接活動,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失業人員等各類群體提供崗位推薦、政策咨詢等服務,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在幫扶過程中,區人社局注重跟蹤回訪,及時了解幫扶對象的就業情況和需求變化,持續優化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
服務流程“再優化”,提升就業服務效能“不松勁”。區人社局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流程,簡化辦事手續,提高服務效率。通過就業服務窗口,為求職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職業介紹、就失業登記、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等。同時,利用線上平臺發布招聘信息,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高效對接平臺。上半年,累計舉辦現場就業供需對接活動2場,線上“直播帶崗”23 期,提供就業崗位12000余個,達成就業意向1500 余人。此外,區人社局還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協作,定期收集企業用工需求,精細推送崗位信息,提高人崗匹配度。在服務過程中,區人社局注重收集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服務策略,不斷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和水平。
下一步,區人社局將繼續保持良好工作態勢,聚焦重點群體,優化就業服務,拓展就業渠道,制定專項就業幫扶計劃,精細施策下半年,確保全年就業任務圓滿完成,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6來源:賀州市平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西賀州平桂:加強就業促進和勞動關系一站式服務近年來,賀州市平桂區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先導區,促進桂粵產業、勞務協作,為園區企業提供就業促進和勞動關系“一站式”服務,推動形成“就業穩崗+規范用工+**幫扶”的服務矩陣,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前端,讓企業和勞動者在法治暖陽中穩就業、享權益。2024年以來,平桂區服務**就業2.4萬人次,綠色碳酸鈣、黃金珠寶等新興重點產業園區就業人數同比增長12.5%;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達87%,有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年一季度,平桂區實現生產總值5.26億元,同比增長7.9%。
前端促就業,強化“就業+穩崗”組合拳
平桂區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以保障新興重點產業園區用工入手,提供就業促進和勞動關系一站式服務。建強用工保障服務“**”。成立促進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增收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品牌宣傳、人力資源、就業服務、崗位拓展、權益保障等6個工作組,牽頭抓總協調產業園區用工保障和權益服務***工作。組建園區就業服務專班。創新組建就業促進和勞動關系一站式服務中心,選派平桂區人社局5名干部進駐廣西黃金珠寶產業園就業專班開展工作,購置配備公共就業服務專車,規劃“鄉鎮—就業服務工作站—園區企業—城區學校”求職體驗路線,全力開啟**求職“職通車”服務工作。制定促進就業穩崗政策。出臺《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行動若干措施》等保障用工政策文件,從就業、培訓、教育、住房、權益保障、人才、校企合作等7方面實施27項政策措施,累計幫助2443名務工人員就近住宿,服務務工人員家庭子女就近城區入學496人,切實解決勞動者后顧之憂。
中端強規范,組建“主管+專業”服務團
積極引導企業規范用工,大力構建產業園區和諧勞動關系新生態。服務入企“治未病”。引入專業人力資源咨詢機構進駐園區,對新興重點產業企業開展用工規范指導,提供薪酬體系、制度建設、招聘離職、法律咨詢等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切實提升企業穩崗用工能力。2024年以來,累計服務64家企業,幫助解決制度建設、薪酬管理等問題106個,企業用工合規性達標率從58%提升至92%;企業滿意度大幅提升。干部入企紓困難。創新選派年輕干部脫產到新興重點園區企業跟崗鍛煉,服務企業招工、規范用工、員工管理等。2024年以來,平桂區共選派4批次25名干部到園區跟崗鍛煉,及時解決企業用工、管理、生產發展等問題48個。送培入企提水平。邀請人力資源管理**,組織開展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提升公開課,積極培育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推動企業構建更加高效、和諧的規范用工服務體系。2025年,平桂區累計組織3期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提升公開課,超過150家企業參與學習。
后端保權益,構建“**+幫扶”新格局
平桂區努力服務和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讓勞動者安心就業。強化前期預防。聯合總工會、工商聯、司法局等部門,利用“職工之家”建立職工咨詢室、多元化調解中心,打通勞動權益**渠道,協同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提前入企干預調解,切實保障企業和勞動者合法權益。專案入企介入調解糾紛共26次,涉及勞動者270余人,線上咨詢42次,2小時內響應并給出企業解決方案,促成調解有效率100%。強化后續幫扶。在處理勞動糾紛過程中,為離職人員提供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創業指導等“鏈式”就業服務,實現“調解—仲裁—法律援助—就業幫扶”閉環管理,幫助其盡快實現再就業。2024年來,平桂區累計服務因企業經營困難導致失業的勞動者37名,再就業率達90%以上。強化事情快辦。就業促進和勞動關系“一站式”服務中心牽頭推動勞動人事爭議受理、調解、仲裁和審理的有效銜接,通過聯席會議組織各部門“會診”復雜案件,針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苗頭性、傾向性、群體性勞動人事爭議,采取跨前協調、提前干預的方式,實現案件“快立、快調、快審、快結”。2024年以來,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240件,共涉及勞動者人數282人,仲裁結案率97.5%。